2010年5月20日
曹仁超
同遮唔同柄
5月19日,周三。Global Macro Investor Newsletter作者Raoul Pal認為,踏入5月道指面對另一次大跌市;自4月26日起投資者必須扣緊安全帶及保持鎮定,因為股市已變得十分顛簸,只有技高膽大者才能化危為機,普通投資者最好避之則吉。
道指正面對由高位11258點回落前升幅38%的調整,即後市可見9439點。去年3月美國政府推出量化寬鬆政策,令美股連升十四個月;這次歐盟領袖推出7500億歐羅「救命」計劃,只可惜同遮唔同柄、同人唔同命,上述政策除令歐羅大跌,卻未能令歐洲股市大升。
投資策略原是生活方式
在《論戰》一書我老曹強調採用投資策略,今天才發現所謂投資策略,原來是一種生活方式(Lifestyle)。你是無法教曉80後年輕人運用投資策略,因為他們心態仍是戰場上的小兵,樣樣都想試,作風是「有前冇後,死咗罷就!」要人到中年,才明白「有所為,有所不為」的道理,未到耳順之年,是無法了解「無為」的可貴(可以唔投資,最好唔投資;沒有十足把握,例不出招)。
我老曹1967年開始出社會做事,發現經濟周期十分有規律。例如1968年至1973年,七年繁榮期後,是兩年衰退期;1975年至1981年又是七年繁榮期後,出現兩年衰退期;1983年至1989年七年繁榮期後,同樣出現兩年衰退期;1991年至1997年七年繁榮期後,一樣出現兩年衰退期。但1997年7月1日後,經濟周期卻變得十分混亂,再沒有七年繁榮期、兩年衰退期呢支歌仔唱矣,例如1998年9月至2000年3月,只有十九個月繁榮期;2000年3月至2003年5月回落期,為時共三年。2003年3月至2007年10月只有四年半繁榮期,到2008年11月止的回落期則只有十三個月,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上升日子共一年……。過去九年的盛衰周期從1997年7月1日起不復存在。我老曹相信,香港經濟已進入高原期(共十五年),然後再進入回落期。一個大循環共五十五年到六十五年,高原期十五年,然後進入十年衰退期?食有時、睡有時,有些時候無論你如何精明都無法逃避風險,因為人是不能勝天。
美國國家通脹協會(The National Inflation Association)指出,過去一年美國食物價格升22.4%(蔬菜升56.1%、生果升28.8%、蛋類升33.6%、牛肉升10.7%、農產品升9.7%),由於食物及能源由核心通脹剔除,令CPI升幅不大。下層社會面對食物價格大漲,生活壓力是十分大。不同階層的人對於通脹,感受完全不同。通脹短期而言並不可怕,只有長期才可怕。我們不應該因為擔心溫和通脹而作出錯誤投資,例如1980年1月在850美元一盎斯時買金、1990年1月投資日本股票、2000年1月買科網股、2007年10月買美國金融股、2009年1月買美國政府債券。
美滙指數或升越08年水平
隨着歐盟各國紛紛出事,這次美滙指數回升期極可能超過2008年那次,可壓抑CPI上升;何況經過環球金融海嘯後,金融業與客戶的互信關係已徹底改變,客戶變得充滿憤恨,並抗拒金融從業員推介,兩者之間的互信蕩然無存。金融業要重返2007年水平,將是很久很久以後之事矣。不過,銀行乃百業之母,經濟一旦失去金融業支持,好極有個譜。這情況有如妻子發現丈夫不忠但又無法離婚,於是生活在互相猜疑的日子,表面上仍是一個完整家庭,但其實並不愉快,皆因已失去互信。
目前最大爭拗是去年8月4日上證指數由3478點回落,到底是熊市還是牛市一期調整?亦即是說,從2008年10月28日上證指數1664點開始上升,到底是熊市結束,還是熊市一期結束後的反彈(即2008年10月至09年8月上升是熊市二期)?這方面的答案要等候上證指數能否守住2500點去決定。我老曹相信內地牛市已開始,去年8月至今回落只是牛市一期調整,並否定中國泡沫論。最後誰對誰錯,由股市走向決定(因沒有人是先知)。
里昂證券估計,中國、印尼及印度年收入3000美元或以上的人士將由目前五億七千萬人增至2015年的九億四千五百萬人,增幅達85%。這批人年消費將由目前2.9萬億美元升到5.1萬億美元。其中又以中國最勁,年收入3000美元以上人口將由今天佔總人口27%,到2015年佔總人口44%,即未來五年中國將進入中產階級大量湧現期(情況有如八十年代至97年香港)。
Beijing Real Estate Information Network報道,北京樓價踏入5月份回落1790元人民幣一平方米,成16898元人民幣,較4月份降9.6%。看來內地一線城市樓價5月份開始回落。
地產商四大賺錢法門
地產商可分為四大類:一、靠房子增值賺錢;二、靠土地增值賺錢;三、靠開發房子賺錢;四、靠開發土地賺錢。第一類亦稱「收租股」,主要是持有優質物業作收租用途,透過房子增值去賺錢。第二類近年香港已比較少見,但內地仍多,尤其在八、九十年代,過去香港五、六十年代亦是如此,說難聽點就是炒地皮;香港政府自1970年起已管制炒地皮行為,內地近年亦開始管制,今天地產商如持地不興建物業,政府將收回土地。第三類是透過開發房子賺錢,典型例子如九倉(004)將尖沙咀貨倉改為今天的海洋中心、新世界發展(017)將藍煙囪碼頭發展成為新世界中心;太古洋行將太古船塢改為太古城;和黃(013)將均益倉改為和富中心、將發電廠址改為城市花園、香港仔發電廠改為鴨脷洲中心,美孚油庫改為麗港城等。其他還有鷹君(041)在旺角收購舊房子改建朗豪坊、新鴻基地產(016)將官塘工業樓重建為商場及寫字樓、長江實業(001)將希爾頓酒店改為長江集團中心、凱聯(105)將尖沙咀凱悅酒店改建為iSquare等。換言之,透過將舊物業重建、更改土地用途而從中獲利。至於第四類即開發土地者,例如七十年代香港政府計劃發展沙田、元朗、大埔、粉嶺、將軍澳、上水等新市鎮,新地、恒地(012)、華懋等及早買入當地的農地並申請更改用途,將之發展成為商住物業而獲利。
作為小市民,自然無法透過上述四大方法獲利。由於這些公司大部分已上市,我們可以利用投資者恐慌情緒出現時作為買入機會,並利用過分樂觀情緒出現時作為賣出機會。地產股股價波幅往往較地產本身大,故一樣可以從中獲利。在香港經濟成長過程中,樓價起落過多少次?例如1967年、1974年、1982年、1989年、1994年、1998至2003年、2008年都是低潮;反之,1973年、1981年、1987年、1993年、1997年、2007年及2010年都是高潮。如你在低潮時不買房,逢高便呱呱叫「買不起樓」,又可怪誰?樓價如非上漲便是下跌。請借給我一雙慧眼,能看清當前形勢,而非好似部分人咁只曉吵吵鬧鬧。樓價同股市前景永遠是撲朔迷離,如高價入市(例如1997年)自然變成房奴;反之,如低價入市(例如2003年),今天都唔知幾過癮。
各國房策互有利弊
政府可更改土地政策去影響樓價,例如新加坡、馬來西亞、德國及不少歐洲國家政府,都奉行廉價房屋政策。不過,各位可以問問新加坡人、馬來西亞華僑甚至德國人,為何他們都跑來香港搵食?中國在1994年前亦採用廉價房屋政策,1994年房政改後,內地房價才大幅上升。世上沒有兩全其美的方案,只能兩害取其輕。不少國家政府透過刺激房價上升去增加市民消費,保持經濟繁榮;反之,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等政府並不鼓勵消費,才壓抑房價上升,經濟表現不及香港好。香港政府1953年起推行「雙軌政策」,即私人樓同公屋(主要是徙置區,其後改為廉租屋),1976年起公屋陣營內更加入居屋,由於不是私人樓宇,銀行很難為居屋提供按揭。為解決上述問題,居屋按揭由政府兩大機構(房委及房協)擔保。問題是那些完成補地價後的居屋,政府兩大機構便不再提供擔保,但居屋規格又不符私人樓宇管制條例,銀行在提供按揭上有一定困難。目前接近三十萬間居屋既不能出租,在私人物業市場買賣亦因按揭困難不易流通。2003年起政府已決定停建居屋及想辦法解決居屋的流通性問題,但至今未有善法。
大部分人Broker或Trader不分。股票經紀除代客買賣股票外,許多時亦從事短期買賣以增加自己的佣金收入。1970年至1974年我老曹的行為亦是一位Broker,但四十年過去,至今未見一位Broker賺大錢,理由是他們太短線。Trader通常是投資公司經理,主要是利用「趨勢」代客在低價時收貨、高價時賣出,着重中長線。兩者最大分別是,前者追逐蠅頭小利,後者着眼本小利大的項目。
1975年開始,我老曹投資策略上最大改變是決定成為Trader,不再追逐蠅頭小利。然而,不少散戶至今仍擁有Broker性格,最愛即日鮮。
何謂「周期股」及「非周期股」(或叫防守性股份)?最簡單如地產發展股便是典型周期股,當經濟繁榮期人們便買樓,經濟衰退期人們不但不買樓,反而賣樓。反之,公用股乃典型非周期股,無論你有錢或冇錢之時,都需要用電及坐巴士(本港地鐵公司﹝066﹞則因為同時擁有物業發展項目,因此互相抵消)。投資周期股應在2003年大部分人賣樓時買入、2010年大部分人買樓時賣出。至於非周期股例如公用股,自2007年10月股市開始回落,但由於利率看跌,公用股至今仍可獲利。2003年4月至07年10月周期股的升幅是非周期股的兩倍到三倍;反之,當2007年10月至08年10月周期股回落70%之時,非周期性股仍可上升100%。
資深投資者似在派發
何謂「不對稱反覆無常」現象(Asymmetric Volatility Phenomenon,簡稱AVP)?各位有否留意2008年10月至09年3月那段日子的恒生指數?那便是典型AVP期。由於資深投資者開始收集股票,令股價上升,但壞消息不斷出現,散戶拋售,令股價繼續回落;在這段日子指數大上大落……資深投資者明白這時買入可能買貴,但長遠而言不會買錯。大家又有沒有留意到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恒生指數再次出現AVP期?代表資深投資者在派發,但好消息仍不斷出現,形成股市時好時壞。
何謂協同效應(Correlation Coefficient)?簡單點說,當長江實業股價上升時,其他地產股或多或少跟升。在同一行業如有一隻或以上股份上升,其他同類股受刺激亦上升;反之,如有一隻或以上股份率先回落,其他同類股份亦受影響而回落。
何謂共進退(Covariance)?最典型例子如思捷環球(330)。由於業務集中在德國,歐羅偏好可令思捷股價上升,歐羅跌則思捷股價亦挫。其他如油價升石油股升,油價跌石油股跌;銅價升江西銅(358)升,銅價跌江西銅跌等,都叫做「共進退」現象。
世上沒有贏梗的投資
投資者常犯錯誤:
1. 投資ABC股贏梗。世上沒有一項投資可以贏梗;愈是「熱門股」,愈代表該股「overvalued」。在過度超買時吸納,如何賺錢?例如1997年上海實業(363)、北控(392)連上市申請表格亦炒到500元一張。2000年TOM仔上市,連紋身大隻佬都到旺角滙豐銀行排隊。
2. 好多人質疑市況太差,點買股票?生於憂患,死於逸樂。事後往往證明在市況差時,才是買股票好時機。
3. 大行推介跑贏大市?事實證明由有名氣大行管理的投資組合,大部分均跑輸大市。請看看金融海嘯中所謂大行的投資組合表現如何?
4. 分散投資可逃避風險。事實證明持有五十隻劣質股不如持有一隻優質股。分散投資只是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5. 許多人有1萬元賺而急急獲利。結果贏粒糖、輸間廠。如你的投資剛上升10%,應該進一步買入而非獲利回吐。千萬不要為眼前1萬元利潤而放棄未來賺大錢的機會。
如要投資成功:A. 自己作決定,不要盲目相信投資專家或股票經紀。B. 學習管錢。C. 大部分離岸產品皆沒有投資價值,但有少數例外。D. 大部分結構性產品皆隱藏風險,如自己不了解少沾手為佳。E. 不要期望證監可以保護你,證監的作用有如警察(賊過之後,警察才出現),在你被打劫之時,警察往往不知在何方。F. 不作投資不會死人,盲目投資卻可以死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