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25901
最近的商業周刊,有一個頗有趣的「百事通」特輯(The How To Issue),由變魔術到冥想,一應俱全。比較正經的,有講述財務報表分析入門。周刊請來甲骨文(ORCL)聯席主席、惠普(HPQ)前行政總裁Mark Hurd,用企業角度,提供一個閱讀框架:
財務報表中,先看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兩項,兩者乃是一唱一和。閱讀兩者,足以對公司的體格,有初步概念。損益表中,全程跟進收入、支出,反映出公司的盈利能力。正常的盈利,最終必然變成現金流,出現在資產負債表中。
財務資料愈長愈好
閱讀財務報表,年期愈長愈好,因為漸漸可以看出流程。例如比較項目的按年升降,是研究公司的其中一種方法。另一個方向,是觀察流入公司的收入,都到哪裏去了。收入一蚊,淨賺兩毫,從其餘八毫去向,可以得悉公司的營運方式。比方有多少是作為銷售費用、研發開支等。而計算這些開支佔收入的比例,便可以透視出公司的選擇,哪一方面才是公司投放資源的重心。
當然,要小心以上程度的分析,只能提供最初步的面貌,未有足夠的能見度,去作出過度的闡釋。例如人們見到銷售支出上升,便立即想像「sell士」隊伍大舉增兵,又或是廣告增加,實際上是未必。因為在一個大項下,可能有些小項塞了進去,例如公司總開支的分攤,又或是I.T.升級的費用,這些增加未必能提振公司的銷售能力。研發開支亦類同,如果出現過收購合併,而兩者的設備、人員能力重叠,這樣即使費用上升,也只能說是重複建設,不能為推出新品,帶來額外幫助。
很多人對於數字,未必有太大興趣,不願花時間細看。但就大部分公司而言,數字主動誤導人,情況已算最少。(當然,Mark Hurd是美國企業家,這個理解是否世界通行,還是有待商榷。但數字不及直接聽故事般誤導,應無異議。)只要審視夠仔細,會吐出很多有用資訊。
文中以Smith & Wesson(SWHC)公司為例,銷貨成本(貨品製作費)很大嚿,明顯是製造商,而不會是服務業。行政費大過銷售開支,公司很大機會不搞零售,只將產品放進銷售通路。研發開支相對低,只佔收入1%,即是公司生產一般商品,不會有太高的技術含量。但這並不一定是壞事,或許營運這類公司,並不需要高瞻遠矚的創新。(眼見蘋果電腦(AAPL)近月慘況,不由得另有一番體會。)不過是幾個數字,已經可以開始勾畫出一家企業的輪廓。
年報愈刨愈明
當然,單靠兩紙財報,是難以弄清公司全貌,就算公司內部人員,一時三刻也很難執齊所有細節,去理解公司的「健康狀況」。有趣之處,是當逐漸建立起對公司的了解,特別是其策略,財務報表便能將公司的情況,如照X光般盡現眼前。換言之,閱讀財務報表,應是愈刨愈明,愈明愈易刨,得着更多的良性循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