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嘉轩
2013年对于“价值投资”而言不是一个太好的年份;一边是热火朝天的创业板、新兴产业的题材炒作一浪接一浪;另一边,低估值的传统产业持续黯然失色。
这一年,使更多投资者相信,价值投资不适合A股市场;也使更多投资者认为,中国经济前景暗淡。
《投资快报》此前报道:《股痴半年跑遍200家公司》,受访对象陈凌在这一年依然默默坚持他的旅程,花费10万,跑了280家上市公司参加股东会调研。用最草根的方法,一步一脚印的认识中国经济,探索中国企业的生存状况。
《投资快报》记者特对他作了专访,透过他的谈话,我们一起感受他花费一年时间跑出来的心得体会。
记者:去年是题材股、创业板的大牛市,另一边厢的主板持续低迷,导致很多人说价值投资在中国没有价值?
陈凌:中国肯定适合做价值投资,但需要投资者对它有完整的理解,而不是以偏概全的盲目模仿。很多人认为,低市盈率、低市净率就是低估值,就拥有安全边际,这是相当片面的,很多时候会因此掉进价值陷阱。
白酒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去年让很多价值投资者掉进了陷阱。其实,反腐只是一个加速行业下滑的导火索;这行业景气了很多年,赚钱效应导致投资过大,令整个行业的产能出现过剩,现在回落是很正常的。这个调整可能需要好几年的时间,如果以短线的眼光去买入,很容易亏钱;若把目光放远到几年后,茅台股价涨回260元还是有可能的。
同理,银行股也是一样,即使是低估,也不代表马上会涨。
除此之外,部份行业股价低是有原因的,确实有悲观因素存在。比如新的技术对旧产业形成冲击,或整个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不能以财务指标来判断它有多大的安全边际。
此外,企业不可能一直保持优秀。像一些一直被认为优秀的企业去年股价大跌,也套住一些资金和大机构。其实驱动这类企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已经向坏的方向起变化了,若投资者都视而不见,那被套牢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并不是价值投资不好,只是做价值投资的人对价值投资理解不透彻。
中国肯定适合做价值投资,但需要完整理解价值投资,和认真对待中国国情和整个资本市场的特点,更灵活和实事求是的把价值投资用好,才能有好的收益。
记者:怎么看待创业板大涨?新兴产业的题材股大涨?
陈凌:去年市场的资金有限,资金更喜欢炒作一些小市值的股票,所以这类股票大涨是有一定道理的。
除了资金面,创业板也是未来转型的方向,新兴行业避免了传统产业转型的痛苦,但当中也有一些基本面不是太好,业绩不是太好的企业,股价也涨不起来。
记者:很多人认为传统产业会慢慢消亡,你怎么看?
陈凌:这几年处于经济转型期,有些传统产业确实陷入困境,但不乏好的企业,股价表现还是不错的。例如,我持有的鲁泰A和江铃汽车,一个做纺织,一个做汽车,都是老产业老股票了,去年的表现都非常好,因为它们已逐步走出困境,经营拐点出现了。
老产业有充足的历史数据,它的发展规律还是比较容易把握的。
记者:你调研时,传统产业的高管是怎样看待上述的问题?是否传统产业跟不上潮流了?
陈凌:传统产业正在顺应时势积极转型。
举两个地产公司的例子,华侨城的业务是旅游加地产,它现在开始深入开拓旅游业务了,以前主要开发地产项目,现在是更注重客户服务和塑造品牌,从重资产模式向精神、文化层面转型。
珠江实业也是房地产公司,以前开发住宅为主,现在正集中精力研究养老地产。虽然都是建房子,但工作重心大大不同。养老地产更着重对老年人的服务能力,比如项目对应的医疗服务,适合老年人的配套,和全国医疗信息的连接。这些业务更看重其附加值,不是简简单单地建房子和卖房子了。
记者:新兴产业的高管是怎样看待现在的形势?前景是否真得一片大好?
陈凌:举个例子,我调研光线传媒时,跟董事长王长田交流过,当时他说考虑投资院线,我当场提出反对意见。
我认为,光线传媒是轻资产的企业,固定资产余额只有2200万,投资院线后会马上变为重资产的企业,负担太大。除此之外,现在投资院线的企业实在太多了,供应慢慢会变为过剩,一个电影院投资几千万,可能投资完成后整个行业就出现过剩了,不赚钱了。
董事长思考后跟我说,决定不投了。
即使是新兴产业,如果不认真分析产业状况,头脑发热的扩张,也会出问题。新兴产业由于是新东西,虽然看上去充满希望,但实际上无迹可寻,前景如何是很难把握的。
去年很多新兴产业,表面看业绩很好,其实是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增长的;利用钱来增加收入,这种方法其实质量不高的,后续整合得不好就很容易出问题。
总体而言,新或老产业都一样,只有经营水平高低的差别,都需要一步一步稳扎稳打的成长,更重要的是核心竞争力的积累。
记者:你今年跑了多少家? 花费了多少?你的事件报道后,有更多投资者学你跑吗?
陈凌:今年约跑了280家公司,主要集中在广东省,约花费了10万。
我的报道刊登前,股东会上很多时候只有我一名散户,去年发现同行的散户多了起来,也认识了不少好朋友。
同时,上市公司开始更注重与投资者关系管理了,不少公司向我请教如何与投资者沟通。
记者:又跑了一年,获得什么收益?
陈凌:收益不会马上见效,能力和经验是日积月累的。
比如我持有的鲁泰A和江铃汽车,是前几年调研的,等了几年才出现买入机会。
只是,跑多了,看多了,就懂得躲开一些价值投资的陷阱,不会轻易掉进去。
记者:各项经济数据表明,中国的经济正在谷底慢慢回升,你实地调研后感觉如何?
陈凌:我觉得回升不明显,是结构性的回暖。有的行业还在继续恶化,有的行业在回升。
2008年的4万亿投资后,使很多企业错判形势进行大额投资,令到过剩的行业进一步过剩,很多产能要慢慢消化,苦日子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我个人判断,经济可能会在2015年三季度左右呈现整体回暖,那时大部份行业会出现回升。现在谷底到了,整体起来还为时过早,我猜测2014年还是经济调整年。
记者:公司的高管又怎么看待今年的实体经济?
陈凌:我前段时间去了泉州的兴业科技,是做牛皮皮革的一家企业,下游客户是鞋类。目前,服饰、制鞋都不景气,董事长当时判断,要到2014年三季度行业才可能出现拐点。
我跑了这么多企业后发现,很多企业的效益都不是太好,人民币升值太快,基层劳动力的成本上涨太快,同时,企业升级转型需要时间,这些因素都制约很多行业的发展。
总的来说,上市公司高管对今年的经济形势不太乐观,但他们在努力的扭转局面。
记者:今年不看好哪些行业?看好哪些行业?
陈凌:我不看好严重依赖经济周期的行业,以及和原材料有关的行业,因为整个经济调整期还没结束,产能过剩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例如:煤炭,水泥,有色,工程机械这些行业,没这么快呈现好转。
看好的行业有:医药医疗、保健、生态环保和品牌消费品,还有部份TMT企业,但这个行业涉及面比较大,随着新兴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的进步,某些公司会出现一些颠覆性的产品,可以瞬间改变整个行业的格局,这个都值得大家关注。
记者:今年的股市行情怎么看?
陈凌:我认为中国企业的转型期没结束,估计今年依然是熊市的行情,当中不排除有一小部份结构性的牛股,但这轮大熊市可能要到2015年才能见底。
此外,新股是2014年的重头戏,估计打新股的收益率会挺高,可能出现相关炒作。
新股发行也可能会令某些行业的股价下跌,比如一些去年炒得高的创业板和中小板,本来某个细分行业只有少数的几家上市公司,但新股上来后不稀缺了,那估值就会掉下来了。
记者:这一年,你感受到中国经济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陈凌:总体而言,经济发展的模式从以往的数量式增长,向质量式增长转变。企业再也不能通过大额投资赚钱了,未来更多依靠智慧赚钱,依靠看不见的资产;比如说,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设计能力、和品牌价值日后更显重要。
随着收入水平的增长,人们的需求从以往简单的物质占有,转向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服务需求。去年可以看到,榨菜、酱油、电影等行业的业绩和股价都相当不错,因为老百姓开始有钱了,开始选择更高级的产品消费了。
我接触发现,上市公司高管们也非常努力,虽然现在的局面由很多外部因素造成,与他们自身的工作能力无关,但他们没有怨天由人,在努力扭转局面,但这个转型过程需要时间慢慢攻克。
《投资快报》发自广州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