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假期,本欄在撰寫《蘋果》專欄時再細看本港首季零售及旅客入境數字,再對照「五一黃金周」旅客入境數據,得出的結論,是本港零售業的經營情況,遠比本欄周一預期中差,或反映本港零售及經濟周期,或已確認見頂回落。
今年首季入 境旅客按年增長仍然持續攀升,而且三月份升幅仍在加速。然而,入境旅客創新高,仍然無助零售業維持首兩個月的升勢,出現經季節調整後五年來首次按年跌幅。 從行業細分得知,三月份表現最差的行業,主要集中於大額消費的耐用消費品,尤其是汽車、電器及珠寶首飾,當中汽車及電器主要消費來自本地消費者,而珠寶首飾增長動力則來自國內旅客。結果反映,本港零售市道轉弱,主要動力來自本港內部消費不振,其次才是入境旅客的購買力下降。 事實上,民生必需品,如奶粉、藥品、衣服鞋履及百貨等消費,三月份仍然錄得可觀的按年升幅,但這些小額消費,無助整體零售市道,亦再次證明三月份訪港旅客急升,是(奶粉及藥品等)走水貨需求為主。 若再仔細分析訪港旅客的購成,雖然今年首季整體旅客數量仍然錄得可觀增長,但是來自美加歐澳等長途旅客的數量,卻錄得2.2%的按年跌幅,而且三月份按年跌幅更加速至5.5%。這批旅客的購買力較強,失去歐美旅客的購買力,遠不足以從大陸旅客的增長可以彌補,尤其是過去一年國內加強反貪與及經濟增長失速,令來港國內旅客的購買力大不如前。 訪港旅客量升質降,加上本土消費受制於樓市調控措施的雙重打擊,令本港零售市道正式見頂回落。 從種種跡象顯示,三月份的數據,只是一系列強差人意的本港經濟數據的開端。五一黃金周期間,5月1-3日入境旅客人數按年跌1.7%,至只有38.8萬人次。雖說國內近年開始不再透過政策刺激「黃金周」消費,五一黃金周的旅客人數按年下跌,未必顯示訪港國內旅客真的已經見頂回落,但是考慮到中港兩地樓市調整壓力越來越大,展望下半年本土及來港旅客的人均購買力,下跌的機會遠高於上升。 首季訪港旅客都叫做仍然是量升,而且是大量上升,假如五月份開始訪港旅客是質量齊降,大家可以想像,兩個月後公布的經濟數據,只會更加難看。一個大型經濟周期頂部,或已於2013年確認見頂了。最近本港樓市成交,在價格沒怎麼升的情況下出現小陽春,頗有1998年初部份業主減價賣樓刺激需求般,出現的迴光返照的意味。 本欄讀者若不善忘 的話,應該仍然對和黃(13)早兩個月「雞咁腳」賣甩屈臣氏25%股權予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應該仍然記憶猶新。假如不是誠哥的英明決定,難保屈臣氏的招股大計,不會像「豬肉佬」萬洲國際一樣,臨門一腳撻Q。 大家可能沒有留意,最近將軍澳堆填區旁邊的日出康城第N期招標,過往例牌由長實(1)中標,今次竟然被主 要競爭對手新地(16)搶去!長實對本港樓市後市看法如何,不需畫公仔畫出腸。 今年長和系股東會,誠哥已透過公關事先張揚不會接見記者。好聽的說話不妨講多幾次,因為 無論是聽的及講的都一樣開心;可是,逆耳的忠言,講一次已經足夠。誠哥不久前才幾乎失言,要第二日即時舉行安哥(encore)「補鑊記者會」。 當然,正如誠哥在長和業績發布會上所言,自己亦不一定睇啱市,但是他老人家言行一致用錢與行動投票,絕非政府高官屁股指揮把口,以及股市啦啦隊長死剩把口之輩可比。 現時最令人糾結的是,股市早已行先樓市及經濟十萬八千里,當經濟表現越來越接近很多中國淡友自2009年底以來的看法時,他們究竟會加碼造淡,還是趁其他後知後覺得沽貨時補空倉獲利離場? 很大機會,中港股市將繼續在現水平附近上落,正當市場殺聲震天之時,大市反而出現短期底部,正當市場出現好消息,群眾戰意如虹之時,股市卻來個反高潮。這是個典型的上落市(有說現在是熊市二期,亦有說現在是牛市二期,其實標籤是沒有用的),大牛市要真正來臨,必須有更多的投資者對股市死心,而以過去兩年中小型股份熾烈的炒風看,這個時刻卻仍然距離我們很遠。 昨晚美股低收,當中表現較差的為投機味道較濃的納指及中小盤,十年期國債息率已跌至2.6%以下,反映資金正持續流入債市避險,但是很奇怪的是,VIX指數仍在多年低位徘徊,而美元作為傳統避險貨幣卻持續貶值,反映即使美股看似位高勢危,沒有足夠的證據顯示熊市將至,其表現亦可能只是步中港股市的後塵,正式由持續升市轉入「低波行車」的反覆上落市。 因此,即使本欄認為中港經濟持續放緩的形勢越來越明顯,兩地股市與經濟周期早已不再同步,透過預測經濟周期企圖在股市中獲利,未必能夠如願,頂多只能告誡自己,個別行業的盈利周期,或已出現重要的頂部,未來買賣要加倍小心而已。 |
本文版權歸Quamnet華富財經所有,除以下授權的分享方式外,使用其他方式轉載部份或全部內容,Quamnet華富財經將保留追究權利。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