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曾淵滄.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曾淵滄. Show all posts

Thursday, July 17, 2014

曾淵滄 vs 新股 玩IPO必殺技難求 6月30日

菜鳥補充: 
1)確實沒有必勝法,之前TSANG SIR 的戰術篇,明顯實效
http://stockku.blogspot.hk/2014/07/vs-041213.html
2)不看招股書,起碼也看報紙對IPO的介紹,好吗
3IPO是炒的,不是hold
4)當然用margin 炒啦,暗盤都知道只野是龍是蟲,首日便要做出行動,借錢炒同自己錢炒,結果一樣輸贏靠運氣/眼光

當然要理解自己的實力,究竟可以接幾多貨,才duk 手指





曾淵滄專欄:玩IPO必殺技難求

18,555
■筆者指出,楊永仁任主席的恒發洋參上周五首日掛牌急跌24%,令眾多捧場的散戶失望。 資料圖片
前一陣子,有新聞報道說澳門政府下令賭場內不許裝銀聯卡提款機。銀聯卡是內地最重要的信用卡與現金卡,海外信用卡不易打入中國市場,因此,不允許賭場裝銀聯卡提款機,對賭場生意的確有巨大的影響,很自然地,澳門賭業股也因為這則新聞而下跌。
然而,上星期又有新聞報道,澳門有高級官員否認有關報道,於是,股價又回升了。投資澳門賭業股,就必須有心理準備,壞消息及好消息穿插出現,有時也的確是難以依賴這些消息,來決定該買或是該賣,也因如此,我只能以不變應萬變。

樓市短線易升難跌

近日新股眾多,我曾經建議可以申請超額認購多倍的股,但是,上星期五上市的恒發洋參(911),令眾多捧場的散戶大失望,上市首日急跌24%,為甚麼會有大戶高價申請認購後,又急急低價拋售?實在是想不明白,唉!投資了這麼多年,但是,想不明白的事還是很多,恒發上市首日股價急跌,也說明抽新股的確不容易找到必勝的秘訣。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升至121.16,距離去年的歷史高位123.66,只有2%,想買樓而未買樓的人,會被這數據嚇倒,急急忙忙地入市,故未來的一段時間,樓價再向上升的機會是相當大。但我相信,如果樓價再急升,政府不會坐視不理,過去一年多,我一直建議買樓自住者可以隨時入市,但是,買樓投資要三思而行,在特別印花稅的打壓下,炒樓賺錢已是非常困難的事,買樓收租也得考慮明年利率上升所帶來的壓力。
曾淵滄
大學教授 

曾淵滄 vs 新股 抽新股靠七招致勝 2014年06月23日

曾淵滄專欄:抽新股靠七招致勝

19,632
■近期多個新股招股,筆者提供七個必須留意項目,供散戶參考。 資料圖片
股市淡靜,上星期我建議大家申請新股,不過,新股的確太多,眼花繚亂,如何選擇?如何分配資金?
以下是我的建議:
1)不要借孖展,借孖展有一定風險,上星期已有兩隻新股認購額不足,上市時股價難免受壓,若借孖展,更得補足孖展或被迫斬倉,風險不小。
2)等到最後一天才認購,好處是孖展認購是在最後第二天就截止,因此,最後一天早上,傳媒會有新聞報道孖展認購的行情,若出現五倍以上的超額認購,不妨申請。
3)該分散資金申請多一些不同的新股以分散風險。
4)集資額很少的股,即不足兩億元者,可以投入較多的資金,因為集資額越少,炒作的條件越高。
5)集資額少過100億元的新股,暫時而言,還看不到有長期投資的條件,不妨一上市就賣掉套現,轉投另一隻新股。
6)申請新股前先與同類股比較,看看新股的PE是不是比同類股低?比較的時候要留意,新股所提供的PE,是2014年的預測PE,而不是2013的歷史PE,我們要以新股2013的歷史PE對同類股2013的歷史PE來比較,以2014的預測PE對2014的預測PE來比較,不少投資網站,都能提供大行對各類股份的預測數據。
7)為鼓勵投資者申請,如有大型的新股集資,大行會努力托高同類型股票的價格,因此,若有大型的新股集資消息出現,不妨買入同類型股短炒博一博,同類型股中該選龍頭股。
曾淵滄
大學教授 


曾淵滄 vs 新股 研究新股 不用睇招股書 04/12/13

曾淵滄都幾多新股秘笈教路,不過老人家發了才立了品,少跟為妙。

研究新股 不用睇招股書
今年首三季,新股上市不多,但近兩個月,大量新股上市,幾乎每天都有一隻甚至多隻新股上市。因此,抽新股也就成了散戶喜愛的活動。但是,新股如此之多,如何選擇?
好些專家經常告訴散戶,買股票前要好好地做功課,如何做功課?即好好的讀一讀上市企業的年報,好好地閱讀新股的招股書。

近期新股大混戰,股民最重要留意行業前景,及認購的反應。

與同業公司比較

如果一名小小的散戶為了投資數千元至數萬元的新股而去好好的研究如此厚的招股書,實在是不符合經濟效益的原則,更何況,厚厚一大本的招股書又豈是一般散戶看得明白的,看得明白招股書的人已可以當個專業的分析員了,我自己也從來沒有把上市企業的年報或招股書從第一頁讀到最後一頁。新股上市,我更有興趣的是該企業所代表的整個行業的前景如何?如果整個行業的前景不錯,接下來的當然是比較價格,以新股的定價、PE值、PB值來衡量,與其他已上市的同類同規模的股比較。
可惜,不少新股的定價範圍太寬,高低價相差很遠,如此定價的新股,我在衡量時會取最高定價,寧可保守點,計算之後覺得不便宜便不申請,不申請的新股在上市之後依然有不少機會買入,特別是上市前夕,定價已經確定了,有了最後的定價就可以用來計算一些衡量的標準。
當然,有些新股對股民而言是一門全新的行業,過去從沒有類似的企業上過市,就像正準備上市的信達(1359)就是這一類的股。過去,我們從來沒有見到專門收購銀行的不良資產,然後改組、重新包裝再賣掉的企業上市。
無法比較時,就得觀察申請者的反應,不必急着決定申請或不申請,等到截止的那一天的早上依然不遲。如果截止前反應一般的,冷淡的,我們當然沒有義務去支持這些企業,反應冷淡的新股,上市後股價跌破招股價是常見的,如果你真的喜歡這隻股,上市後才買仍然不遲。

熱爆新股不宜借孖展

那些熱爆的新股,千萬不好借很重的「孖展」去申請,因為基金大戶隨時可以在上市前夕取消認購,使到熱爆股的認購量突然變了樣,而且申請熱爆的股,可以分配到的股價也只是很少很少的量,如果股價在上市後不爆升,利潤可能不足以付借錢的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