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资本运作恒盛地产还是熔盛重工,房地产还是船舶,“隐形富豪”张志熔将如何选择?
11月22日,恒盛地产发布公告,控股股东张志熔提出私有化建议,私有化代价为每股1.8 元,涉及金额为45.67亿港元。
计划生效后,恒盛地产将由创始人张志熔及其一致行动人全资拥有,而董事会将尽快申请撤销股份在联交所的上市地位。
恒盛地产于2009年10月初以每股4.4元招股上市,此后股价从未超越上市价。若以次私有化的作价1.8元计,仍与上市价相差59%。
恒盛地产品牌部相关负责人向《东地产财经周刊》(以下简称《东地产》,微信号:dongdichan)解释,私有化的原因是股价低迷对公司产生不利影响,停牌当日的股价1.24元较中报的资产有58%的折让,对公司业务、客户影响和员工士气都产生影响。私有完成后,会以现有状况维持经营,不会变动经营状况,也不会有重大财产、人员调整。
然而,在恒盛地产私有化事件的背后,却依然有许多谜团待解。
这一家带有家族化风格的上市公司,由于创始人——被称为“隐形富豪”的张志熔——的神秘作风和在资本市场上的长袖善舞,运营策略一直让人“摸不透”,也鲜有“知情人士”爆出所谓内幕。
而随着旗下两家上市公司,恒盛地产和熔盛重工,从2009、2010年的辉煌到如今双双陷入财务危机,张志熔的下一步会怎么走?
疑问一:
张志熔到底缺钱吗?
自去年以来,关于恒盛地产和熔盛重工资金链断裂的负面消息不断。
恒盛地产2013年中报显示,截至6月30日,恒盛地产一年内到期的债务为81亿元人民币,远超公司手中的现金29.3亿元人民币。
穆迪助理副总裁、分析师梁镇邦表示,恒盛评级下调反映了其销售执行能力较弱导致流动性风险上升,即使2013年上半年恒盛发行了债券,其流动性仍然进一步恶化。恒盛的债务到期情况在受评开发商中依然最弱。
熔盛重工的情况更为严重,根据中报数据,公司一年内到期贷款高达152.5亿元,而手头现金仅8.7亿元。今年7月初,熔盛重工的厂区门口还上演了外包工人讨薪一幕。
这也使得不少业内人士对于恒盛地产私有化的资金来源产生了疑问,盛富资本和协纵国际总裁黄立冲指出,若要增加私有化的成功率,大股东就必须提出较高的收购价格,但在大股东资金链较紧的情况下这么做,似乎不符合常理。
据公告,恒盛地产私有化所需资金为45.67亿港元,约合35.9亿人民币。
这笔资金并非小数目,两家上市公司均债台高筑,张志熔显然无法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募集资金进行私有化。
若是以贷款的方式同样艰难,在去年中海油内幕交易曝光后,由于张志熔的个人问题影响到了公司形象,尽管其辞任了两家上市公司的主席职位,恒盛地产的融资成本还是受到了影响,今年2月,恒盛地产发行了本金总额为2.5亿美元的票据,年息率高达13.25%,而同期在海外发债的内房股年息率均在10%以下,部分甚至低于5%。
恒盛地产在发布拟私有化信息并停牌后,还耗资12.45亿元在上海拿下了南桥新城09单元10A-03A区域地块,楼板价高达1.52万元/平方米,溢价率38.4%,这也是自公司2011年4月后首次拿地。
短短1个月,张志熔拿地和私有化需耗费的近50亿元资金来自何处?上述负责人解释,私有化主要是利用外部贷款进行支持,经过评估,要约人有足够的财务资源去支持本次私有化。东方证券港股分析师张奇告诉《东地产》,张志熔除了两家上市公司之外,不可能没有别的业务和资产。恒盛地产拿地成本低,可能是故意把周转率放慢获取高利润,等待地块升值,公司资金链不一定存在问题。
此外,《东地产》调查发现,今年9月在上海以14亿元的总价、180%的高溢价率拿下奉贤南桥新城09单元的宅地的上海卓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或和张志熔也存在一定的关联。该公司在拿地后便被传为恒盛地产旗下子公司,但拿地事宜并未在恒盛地产9月财报的“新增土地储备”中体现。
根据上海市工商局信息,上海卓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陆小龙”。除了该公司外,“陆小龙”还为“上海陆园实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盐城锦盛置业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而根据官网信息和公开资料,上海陆园实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南通格雷斯船舶配套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熔盛重工对面”,“熔盛重工确认本公司为合格供应商,并在船舶配套、技术研发和物资供应等方面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南通熔韩船舶配套园,总投资24.8亿元人民币,首期由上海陆园实业投资集团出资5亿人民币,引进韩国企业入园,为江苏熔盛重工船舶制造提供配套服务。”
网上房地产信息则显示,上海卓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经营地址为“上海市奉贤区远东路777弄88号”,和恒盛地产旗下“上海弘晔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的地址相同。
一位不便具名的业内分析人士对此评价,小房企一般很少敢出那么高的价格拿地,不排除张志熔为了避免交易和上市公司产生关系,以个人资产请人代拿地、代为持有的可能。
疑问二:
恒盛、熔盛二选一?
即便张志熔有再出众的资本运作能力和“隐形”财产,若要同时面对两家因财务问题而岌岌可危的上市公司,恐怕也“无力回天”。
大部分业内人士均认为,张志熔会在从事房地产业的恒盛地产和从事造船业的熔盛重工中“二选一”,以出售其中一家的股权或资产为代价拯救另一家。
在10月恒盛发布拟私有化公告后,不少专家猜测此举不排除是为恒盛地产后续可能的资产出售作“掩护”,或已有第三方有意购买恒盛地产的资产,但又不希望日后处理涉及上市公司的资产交易事项,所以先由张志熔私有化恒盛地产,再进行收购。
标普的报告指出,私有化可能减弱恒盛地产的财务灵活性,其中包括资本市场融资渠道。
不过,“上市公司”这一身份事实上对于恒盛地产的融资并没有起到太多的作用,上文曾提到恒盛地产的海外融资成本高于其他内房股。
克而瑞研究中心研究经理朱一鸣告诉《东地产》,恒盛地产的业绩不是特别好,融资存在问题,私有化的原因可能是觉得上市身份对融资起不到任何好处,价值也被低估。
张奇则认为,张志熔应该会选择保住恒盛地产,因为造船业不景气,经营环境不好,转型也艰难,拿出让熔盛股权的资金去救恒盛更合适。
“手心手背都是肉”,无论是恒盛地产还是熔盛重工,都曾为张志熔带来过辉煌。张志熔出生于江苏南通如皋,11岁时跟随父亲张德璜来到上海打拼,从松江建筑工程学校后,最早从事的是建筑材料贸易和建筑外包业务。2000年,张志熔组建了上海阳光投资集团,也就是恒盛地产的前身。2007年,阳光集团为了在香港上市的路演推介,将公司更名为恒盛地产。
2009年,恒盛地产赴港上市,邀得了上海实业、远洋地产、中国南方基金以及香港地产大鳄南丰集团成为四大基础投资者。恒基地产的李兆基、新世界发展的郑裕彤、华人置业的刘銮雄等也申请认购以示支持。当时,恒盛地产的规模和万科相当。
然而,上市以后恒盛地产的境况却江河日下。
恒盛地产年报显示,公司2009-2012年的合约销售额分别为67.1亿元、126.8亿元、133.2亿元、109.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3.66亿元、36.08亿元、22.15亿元、10.8亿元。2009年和2010年,恒盛地产在全国共耗资128亿元拿地扩张,负债率飙升。
但同时,由于其高端定位和布局,和调控政策的出台,2010年以后连续三年无法完成销售目标,资金链日益紧绷,甚至多地项目被传停工,陷入了“借新还旧”的恶性循环。
2013年,恒盛地产的业绩持续疲软,首十个月累计实现合约销售额52.6亿元,累计实现合约销售面积为46.8万平方米,今年110亿元的销售目标恐难完成。
熔盛重工同样如此,张志熔于2003年进军造船业,在南通市如皋港投资成立了熔盛重工,并逐步发展成了中国最大的民营船厂。2010年11月,熔盛重工于香港上市,定价8港元,基础投资者包括中投旗下Best Investment、中海油、中国人寿、南方基金和郑裕彤旗下的周大福等,当年实现营收126亿元。然而,在25年来最严重的航运低迷导致的船舶供应过剩的大环境——订单下滑、恶性价格战、船东延迟收船或弃船,银行收紧信贷中,熔盛的危机也随之而来。
2011年,造船业已陷入全行业萧条,但熔盛重工营收逆势达到159亿元峰值,这使得张志熔无视了风险,仍然在盲目扩张;2012年上半年,熔盛重工净利大跌82%,全靠6.7亿元人民币政府补贴才保住盈利不致亏本,全年盈转亏,共亏损5.72亿元;2013年继续亏损,前九月共录得净亏损13.16亿元人民币。
从恒盛地产和熔盛重工的现状来看,恒盛地产尽管业绩不佳,但并未出现亏损。恒盛地产还拥有一二线城市的一些优质土地储备,包括尚海湾豪庭等。且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了,这些土储无论是直接出售给其他开发商,还是建成项目卖给购房者,都不会缺乏“接盘”者,不可能出现“过剩”的情况。若是出售部分熔盛重工的资产清偿恒盛地产的债务,恒盛地产起死回生的可能性更大。
反观熔盛重工,尽管船舶新政带来利好,但有分析指出,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造船业产能利用率仅为50%~55%,相较2012年降低了约20个百分点,产能过剩严重,处于低谷的船舶业复苏时间要比预期更漫长,同时行业也将加速洗牌。如果张志熔选择保留熔盛重工,前景将难以预测。
疑点三:
地方政府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如果说只有一个理由让张志熔选择“弃房保船”,那必然是和如皋市政府的关系。
作为如皋人的张志熔,无论是在当地大力发展熔盛重工和船舶业,乃至恒盛地产背后,都有地方政府的影子。
如皋,南通市下县级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北翼。据报道,如皋经济开发区是如皋腾飞的关键载体,如皋经济开发区南区(如皋港区)总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重点吸引符合港口特色的大吞吐量、大用水量、大用地量的项目落户,着力发展船舶修造。港区将围绕“中国船舶工业第一城”等目标,全力培育船舶、石化等产值超500亿元的产业,而“江苏熔盛重工集团是如皋政府打造‘中国船舶工业第一城’的中坚力量”。
如皋政府对于熔盛重工的发展予以了极大的补贴.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熔盛重工获得来自如皋市8.3亿元的政府退税和补贴;2011年,熔盛重工获得的补贴扩大到12.5亿元;2012年获得的政府补贴高达12.7亿元。
2010年,与如皋市发展并无直接关联的恒盛地产也获得了地方政府的补贴奖励6.6亿元,可见张志熔和如皋政府之间的关系。
2013年7月,熔盛重工再发公告,表示集团正与江苏省如皋市、南通市及一些市政府机构洽谈补贴辅助方案,公司早前已表明,船舶订单订单减少,已令集团降低产量及重组产能,故将向政府寻求财政上的协助。
而今年如皋政府的补贴之所以“缺席”,或和地方债务问题有关。江苏省为地方债务最多的省份,多个城市的负债率超过100%,这也是近年江苏GDP总量一直处在全国各省市中第二位所付出的“代价”。
如皋市2012年的GDP高达630亿元,熔盛重工对该数据的贡献占了极大的比重,而在2006年,如皋的GDP仅为185亿元。
今年7月,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地方债务审计开始。如皋曾因向民间高息融资被媒体曝光,正是熔盛重工所在的如皋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08年至今,向公众四次集资,承诺利息最高达14%。因此,如皋市政府自然格外小心,今年也迟迟未给熔盛重工补贴。
一位经济学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张志熔和他的企业是特殊环境背景下的时代产物,建厂靠当地市委书记四处奔走办批文、总裁是人脉深厚的原国营造船厂党委书记、与超级大国企中海油关系密切、能够获得低成本的贷款、当地政府给予高额的补贴和巨大的税收优惠。
“但是,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担负相应的义务。熔盛重工近年来野蛮的生长,粗放的扩张与给当地政府创造GDP或不无关系。一旦经济形势不好,或是政府由于换届对企业的扶植政策发生变化,企业都将承受额外的风险。”
也正因如此,熔盛重工的发展被和整个如皋市的发展捆绑在了一起,此时的张志熔即便想从中脱身“甩手不管”也非易事。
而张志熔究竟会选择恒盛地产还是熔盛重工,或是“如有神助”般让两家上市公司同时起死回生,一切疑团只有他自己能解。(东地产 傅一辰 报道)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