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匯公布了令人滿意的年度業績。截至2013年3月底止全年,營業額按年升9.7%,報65.06億港元,扣除物業經營開支後,物業收入淨額約46.16億元,按年升10.3%,可分派收入總額達33.49億元,折合每基金單位收益1.4646港元,按年升13.1%;分派比率繼續維持在100%水平,因此每基金單位派息同為1.4646港元。於年結時,領匯的每基金單位資產淨值約為35.68港元,按年升28.7%。
按昨日收市價39.6港元計算,市帳率約1.1倍,息率約3.7%。扣除即將分派之75.38港仙,假如今年每股分派增加10%至1.61港元,預測息率大約為4.1%。相對昨晚美國10年國庫債券息率約2.1%,風險溢價為2.0%。
由於領匯的租金收入主要來自提供民生必須品的租客所產生的租金收入,相對上較不受經濟周期波動影響,而在通脹上升周期租金收益水漲船高,其表現頗為接近通脹掛勾的債券,但考慮到物業的升值潛力,若有閒錢長線持有的話,我們認為其資產價值,應高於通脹掛勾票據。
當然,有一點領匯是無法與iBonds直接比較的,就是iBonds有固定的年期,只要香港政府不倒台賴帳,到期的時候必然能按票面值本利歸還,而領匯以及所有沒有固定回收年期的上市證券,只能在二手市場按當時的海鮮價買賣。因此,對很多讀者來說,既然政府開倉派米,雖然只是蠅頭小利,很多市民還是樂於入票與眾同樂,抽返兩手iBond賺返餐茶錢。
然而,領匯的缺點,正好就是其優點──正正因為沒有固定的到期日,令短視的投資者忘記了其長線租值必升這個優點,反而將注意力集中於猜測短線的息率走勢,而正正因為群眾久缺長線持有的耐性,安守本份的烏龜,才能跑贏心高氣傲的野兔。
每個人對回報的要求都不同,太高的回報要求可能永遠買不到心頭好,太低的要求則是自貶身價,投資回報追不上通脹。如何平衡回報極大化目標與實際市場狀況,成為很多投資者不可能的任務。
領匯絕對是一隻擁有優質資產的房地產信託基金,問題只是我們願意用甚麼的價錢買入。以一般人認為算是滿意的4.5-5.0%息率計算,則買入價可能是32-36港元之間。
當然,最近開始有跡象顯示,商業中心的商舖租金可能有回調的壓力,究竟這對領匯的租金,會否購成潛在壓力,仍然有待觀察。雖然本欄傾向相信,市場可能是過慮了。現時領匯的物業組合尚有5.9%的空置率,平均每月每呎租金按年升7%至38.4港元,旗下80,000個停車場(佔收入約20%)每個車位每月收入為1378港元,與旺區租金相比,仍然有頗大的距離,相信目前租金水平仍在普羅市民/租客可接受的水平。
另外,年內領匯已完成5個資產提升項目,令資產已升值項目總數增至30個。今年將繼續有8個項目正在進行,另有5個尚待相關部門審批,以及13個有待未來進行資產增值。
領匯的財務狀況穩健,由於資產升值,資產負債比率由去年的15.9%降至13.9%,總負債為135億港元,按年升7.5%,平均借貸成本約3.07%,當中一半為定息借款。
最近領匯的股價表現,看來並不是旗在動,風在飄,而是投資者的心在動而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