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ugust 13, 2013

多家規模不是很大的建築商,正在大力增加資本的投入


Click here to toggle text size
市況簡評
13年3月7日 10:47
 
剛過去的星期日,無線電視《財經透視》關於本港建築基建行業及本港樓市的專題,引起了本欄頗大的興趣。
 
該電視節目引述了不少建築基建業界的專業意見,指出近年本港大興土木,建築基建機械及相關工作人員需求急升,帶動機械租賃及建築工人工資急漲。受高鐵西九及多項政府及私人建築及基建需求刺激,個別建築商近年急訂新貨,以應付急升中的需求。
 
究竟上述趨勢是否會繼續好景,還是已經接近水尾,本欄實在沒有足夠的資訊下判斷,我只知道建築行業是一個不易為的周期性行業,基於這個原因,新昌原大股東葉維義家族已於對上一兩個股市周期頂部,沽出家族業務,改為經營葉維義先生最有興趣,以及事實上本港暫時可能是最有可為的基金及家族資金管理業務。
 
另一家本欄有偶然跟進的公司,其士國際(25),亦是越來越像一家私募/創業投資基金公司,多於一家傳統意義的建築相關公司。在此,我亦可能需要申報個人利益,因為內子曾於多年前買入其士國際股份,並一直放於家中的櫃桶底持有至今,因此本人還是偶有需要應其所求留意這家公司的業績狀況。可惜的是,這家派息慷慨的公司,由於成交量實在太低,並不適合於基金操盤,因此我們的基金目前並沒持有該股,白白錯過了為客戶賺取可觀股息及股價回報的機會。
 
然而,兩家老牌建築公司的大股東近年的行動,或者反映了一個重要的事實,就是他們已對這個行業的經營意興闌珊,或因為家族業務風險管理的原因,將這個傳統家族業務的比重減至最近,以尋求其他行業甚至是海外的投資機會。
 
該節目另一個重要的課題,是政府於上周的對付樓市急升的新招,究竟對本港樓市有何影響。論者大都認為新招只會令成交減少,但就很難對樓價造成即時的打擊。
 
不過,其中一位被訪者,美銀美林的Raymond Ngai,卻道出了一個重要的訊息,是目前本港樓市確實未必有即時的下跌風險,但是與對上一個高位計算,現時距離1997年前高位,已是16年前的事,而事有巧合,1997年距離再之前的高位,是1981-2年間,又是大概相差15-16年的時間。因此,我們可以說,按時間的寬度衡量,本港樓市已經歷了一個足夠長的循環周期。
 
究竟會否在短期內樓市回落,只有事後才能知道。但是若給予足夠長的時間,例如兩至三年的時間,則目前市況已於相對高位,則是很大概率的事件。
 
推動樓市的因素,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當中包括超低及寬鬆的按揭利率其實早於一年多前已經見底,尤其就原來極端寬鬆的信貸環境,在政府的連環干預下,樓宇按揭成數已經一減再減,現在購買第二套房的印花稅,亦須雙倍計算,雖然政策存在若干漏洞,但這不過是細節執行上的問題,並不影響本欄對未來具體的信貸收縮趨勢的判斷。
 
至於大家耳熟能詳的供不應求問題,按本人對經濟學供求定律的基本了解,在價格持續上升之下,需求是理應有所壓抑,只是樓市作為其中一個投資市場,短期的供求定律受到市場情緒的影響而有所扭曲,在足夠長的時間內,價格上升需求量將必受到足夠的抑制,這背後有很簡單的原因──因為市民的購買力是有極限的。
 
至於供應方面,按照本欄的了解,這是發展商與政府之間的政治角力的結果。現在看來,政府想增加中長線供應的意向,已經非常明確。雖然說了好幾年遠水是救不了近火,但是幾年前的遠水,按一般我們熟知的邏輯推論,當年的遠水勢必逐漸變成近水。
 
這裡涉及的,就是本欄今日想提及的第三點,推動本港樓市持續向上的經濟上升周期,亦可能隨著美國經濟的復甦,美元的見底回升,而可能受到若干的干擾。事關香港的經濟很受金融及旅遊業務的帶動,而兩者均對美元強弱存在極大的負相關性。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當美元弱勢的時候,本港經濟將傾向轉強,反之亦然。
 
當然,在本港或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年代,其他的利好或利淡因素,可能會沖淡上述匯率因素。可是,讀者不得不密切留意未來一兩年,美國持續的經濟復甦,對環球資金流向,美元利率及美匯等因素的影響。
 
多家規模不是很大的建築商,正在大力增加資本的投入,這對本欄來說並不是一個很正面的訊息,因為這通常是一個經濟周期見頂前的先兆。
 
過去幾年股市跟本港經濟幾乎全面脫節,我暫時亦未肯定上述因素,究竟對日漸受中資股份推動的本港股市,有甚麼重大的啟示。我只能肯定,本港樓市正處於重要的中長線轉角位邊沿,置業者即使財力如何雄厚,亦不得不考慮上述各種趨勢日益明顯的負面因素,將於未來數年逐步浮上水面。
 
本文版權歸Quamnet華富財經所有,除以下授權的分享方式外,使用其他方式轉載部份或全部內容,Quamnet華富財經將保留追究權利。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