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22, 2014

TSC和巨涛

研究笔记30-国金海外:TSC和巨涛

2014-04-02 徐远航 AlphaMasters
建议和结论
1、目前位置,建议买入TSC集团(206.hk),预测 14-15 年公司净利润2.644.26亿港币,合EPS0.380.62元,给予公司14X20PE,目标价7.63港币。
  • 公司是国内海上钻井包的龙头,将充分受益于自升式平台加速淘汰和中国市场份额提升这一产业趋势。
2、目前位置,建议买入巨涛海洋石油服务(3303.hk),预测 14-15 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35 1.78亿港币,合EPS 0.180.24元,给予公司14X20PE,目标价3.6元。
  • 公司是国内高端海工装备龙头之一,是亚洲唯一可承担水下装备制造的企业,成功进入国际巨头FMC的供应链,打开全球水下装备市场,且将极大受益于南海深水油气的开发,同时,公司联营企业蓬莱巨涛的业绩在14年将触底回升。
注:对于海工产业的详细分析敬请参阅《国金中小盘油气产业链专题分析十二:海工,走出近海,步入景气周期》

公司介绍
因为TSC和巨涛目前市值小,市场关注度低,我们先对公司进行简要介绍。
1TSC集团
TSC的主要股东为GlobalEnergy Investors、中集集团和新加坡造船大亨章立人(中集来福士的创始人),其中GlobalEnergy Investors持股16.9%,是公司创始人蒋秉华和张梦桂各自持股50%的企业,中集香港持股13.6%,章立人持股9.7%,股权结构非常合理。
公司主营油气钻探产品与服务,现有业务分为钻机设备及总包、油田耗材与物料以及工程服务这三部分。
  • 钻机产品及总包:提供各种海洋及陆地钻机钻井设备、升沉补偿和张力系统、机械排管吊装设备、固控设备及系统、电控和驱动系统、升降装置及桩腿材料、起升和系舶设备,还包括设计和建造各类海洋甲板吊机;同时TSC Offshore为自升式平台、半潜式平台、钻井船提供钻井包总包方案。 
  • 油田耗材:提供陆上、海洋钻机零件的运营耗材(MRO物料),包括各种泥浆泵易损坏件和配件、钻井易耗品、消耗品、钻杆、钻铤和其他的工具。
  • 工程服务:提供陆上、海洋钻机的保养、维修及运营服务(MRO服务),同时 通过控股子公司山东科鲁斯为客户顶驱维修保养服务和顶驱租赁服务。
2、巨涛海洋石油服务
巨涛主营海上石油天然气装备制造及技术服务,现有业务分为五部分:水下装备、重型海工装备、油气设备、海上油田服务、造船服务。拥有两个生产基地,分别位于珠海和蓬莱,珠海基地产品包括水下装备与油气设备,重型海工装备制造主要由蓬莱基地负责。
  • 水下装备:通过与FMC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进入水下装备制造领域,提供海底管汇、水下脐带管等水下装备,是公司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 重型海工装备:主要通过联营公司蓬莱巨涛(持股30%,不并表)开展,具备导管架、海洋平台上部模块、船体、浮筒、转塔以及海上浮吊等复杂机械结构的项目总包能力。
  • 油气设备:主要产品包括油气水分离设备,公司油气水分离技术领先,并能够提供油气水分离的整套设备,公司可以根据环保要求的不同,进行下游产品如水利分离器和过滤器的制造。
  • 海洋油田服务:提供钻井平台的维修、升级、改造服务,包括结构和管线设计、制造和安装,电仪设备修理,维护,检测和测试,柴油机、透平机等转动设备维修,压力容器设计、制造、维修和改造,舾装工程,油气生产设施升级改造项目。
  • 造船服务:依托大连造船厂,凭借自身的国际工程管理和施工经验向渤海湾的船舶重工企业提供专项技术服务,主要业务包括船舶涂装、电气安装调试、结构制造和采办服务等。

研究逻辑
1TSC集团
看好TSC集团的逻辑:自升式平台加速淘汰,而中国在自升式新建订单的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公司作为国内主要的钻井包提供商将充分受益于这一产业趋势。
1自升式平台加速淘汰:自升式钻井平台的使用寿命在25-30年,全球现有自升式平台430座,其中 60%250座工作的自升式平台建于1981年以前,使用超过30年,需要进行更新。自升式平台的新建订单自2005年开始爆发,持续景气,2009-20135年间签订的新建平台订单达到166座,基本相当于过去25年订单的总和。即使考虑到在建平台的陆续投产,全球仍有140座以上的自升式平台超期服役需要替代,将在未来的几年间带来巨大的更新需求。

2我国在新建平台订单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海工行业整体的技术壁垒较高,2009年前我国在自升式平台总包领域几无斩获,但在过去几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订单金额还是市场分额都实现了大幅增长,成为海工景气周期的最大受益者之一。2012年,我国首次超越新加坡,成为全球承接自升式平台总包订单最多的国家,2013年承接订单数量达到37座,占全球订单量的 54%
3TSC作为国内海上钻井包龙头,将充分受益于上述趋势:钻井包是钻井平台的核心,是平台技术和价值含量最高的部分,全球钻井包市场基本被五大供应商垄断,技术壁垒较高,国内仅有TSC集团、宏华可以供应钻井包,TSC是国内龙头,拥有良好的交付记录,已经交付了8台自升式钻井包,将成为自升式平台需求爆发与国内市场份额提升的最大受益者。

2、巨涛海洋石油服务
看好巨涛的四个要点:进入FMC供应链且受益南海油气开发,打开水下装备市场;示范效应下,进入其他国际海工巨头的供应链体系;蓬莱巨涛利润的触底回升;资本开支接近尾声,利润率逐步提升。
1水下装备市场需求巨大,公司进入FMC供应链,受益南海油气开发,
水下装备如今是全球海工各细分领域中增速最快且技术壁垒最高的市场。随着海洋油气开发从浅水(500米以内)向深水(1500米以上)延伸,水下设备成为海工装备各分类中增速最快的领域,且技术壁垒极高,5家欧美企业垄断了全部市场份额。
  • 与浅海油气开采应用固定式平台不同,深海开采油气主要依靠水下生产系统。水下生产系统包括水下采油树、海底井口、管汇、控制器、脐带管等。
  • 海工装备中水下装备增速最快:深油气田的勘探开发是水下装备市场需求的核心驱动力,随着墨西哥、巴西、西非、马来西亚一系列深水大型油气田的发现与开发,全球油气增量基本来自深海。水深越深,连接海底生产系统与水面生产平台的管线越来越长,管线越长,需要的水下加压装置与油气分离器越多,推动水下装备的市场容量快速提升,根据Infield预测,预计13-17年的水下设备整体市场规模1400亿美元,较过去5年增长一倍

  • 技术壁垒极高,竞争格局稳定:水下装备全球市场被5家企业垄断,全部为欧美企业,分别是FMCGECameronAkerDril-Quip,市场份额分别为36%33%20%9%2%,甚至亚洲的海工高端装备制造强国韩国在这一领域也未取得突破,可以说,能否进入巨头的供应链和分包体系,是进入水下装备市场的关键
巨涛是国内唯一一家质量达到国际(SODC)标准的水下装备制造企业。2011 年底,巨涛与全球海洋工程深水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 39%的国际龙头公司 FMC 展开战略合作,成为FMC在中国唯一承担水下设施制造的合作伙伴。
双方合作主要是服务于雪佛龙西澳的Wheatstone项,该项目始于2011年底,总价值290亿美元,为澳洲最大的油气开发项目之一。FMC为该项目水下生产系统的提供商,包括11套水下采油树、11套水下进口系统及3套水下管汇,FMC将水下管汇部分分包给巨涛,巨涛将于2014年底给FMC提供3套水下管汇装置,均价为3亿每组,目前已经交付一组。可比的是,巨涛12年全部的销售收入才6亿。
南海油气巨大的开发潜力与我国深海勘探开发技术的完备,决定了南海是我国未来油气开发的重点区域,而南海的70%的资源位于深水区域,未来随着我国加大对南海的开发力度,必然带来巨大的水下装备需求;而巨涛是国内唯一可以水下生产设备的厂商,且生产基地位于珠海,毗邻南海,将是这一趋势的最大受益者。
  • 南海海域面积共有356万平方公里,其中深水区面积占总面积3/4以上,平均水深1100米。中国南海传统疆界内海域面积约为210万平方公里。根据国土资源部的初步统计,整个南海的原油地质储量大概在230-300亿吨之间,约占中国石油资源的1/3,海洋油气储量的90%,其中70%位于深水区域。
  • 之前受到深海勘探开发装备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南海勘探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已探明可采储量仅占地质储量的0.6%。但随着“海洋石油981”、“海洋石油201相继诞生,将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和开发的能力由300m的浅水扩展到3000m的深水区域,对南海大部分水域的油气资源都将拥有开发能力。

2)示范效应下,公司进入国际海工巨头的供应链体系
能够进入FMC的供应链体系,是对巨涛技术与能力的极大认可,打开了公司进入国际海工装备巨头供应链的市场机会。除了与FMC的合作,公司还与另一海工巨头Saipem展开深度合作。此外公司13年下半年与全球最大的FPSO的生产商和租赁商SBM签订合约,为其建造FPSO的上部模块并且提供油气水处理设施。
3)蓬莱巨涛利润触底回升
2012年蓬莱巨涛贡献的利润占到巨涛整体的75%2013年由于受到西澳Wheatstone订单延期的影响,导致13年上半年净利润下滑接近50%,我们预计蓬莱巨涛的净利润在14年将触底回升。另一方面,如果剔除蓬莱巨涛,公司当期本部利润增长超过300%,随着高端海工装备制造业务的发展,蓬莱巨涛在公司整体利润的比例将逐渐下降。
4)资本开支接近尾声,利润率逐步提升
预计公司的珠海基地三期将在2014年上半年投产,三期建成后珠海基地可支持的产值将达到30亿,未来两年新增的资本开支较少,随着收入的增加,利润率将逐步提升。
(本文鸣谢赵乾明的贡献)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